讀書心得 -冰山對話

Vincent Chen-WS
16 min readMar 4, 2023

--

從開門到關門、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溝通

作者: 李崇義 出版社: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:2022/09/30

作者簡介

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。曾任美國納斯達克(NASDAQ)上市公司副總裁、矽谷資訊軟體公司總裁。人生多處轉折,中年斜槓轉職。曾參與高階主管領袖培訓,擅長團隊管理與人際溝通。回臺後浸潤薩提爾模式多年,並廣泛涉獵心理學。在授課期間累積大量個案晤談經驗,歸納出實用的冰山對話框架。現為長耳兔心靈維度創辦人兼講師,以心理學為支點,以對話為槓桿,提升職場、家庭、自我等關係;亦為「未來Family」專欄作家。與家中兄長李崇建、妹妹李儀婷三人,皆在台灣積極推廣薩提爾模式之諮商服務工作。

本書重點

以薩提爾冰山模式,隱喻讓一個人的內在經驗與外在歷程。當事件發生時,人的應對姿態表現的外在行為,與埋藏在冰山下的六個層次的內在經歷的細緻理解與反思,攸關彼此對事件溝通的品質。如何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對話,讓我們更貼近一個人,給予支持的力量,協助他提升自我價值,賦與個人能力,為自己活出自我。本書提出建立有效對話及溝通的三步驟,及對話的二訣竅,創造有力量的深度對談。

從想要到不想要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

例如: 「我想」與「不想」學游泳之間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,怎麼會有這樣的轉變? 「腳要踢水」、「不要緊張」、「大膽練習」都是教「方法」,目的是為了解決「不會游泳」的問題,但傳統教法的指導,很少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,主要原因是我們只關注成敗或結果,而忽略真正要達到這個結果的當事人的感受。放掉「解決問題的思維」,改以「靠近人的內在」為目標,我們會發現,當事人在得到理解與接納後,會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,甚至不需旁人的指導。有的時候不是我不想,而是心理有道難以跨越的鴻溝。

我可以做的不好嗎?

如果我的人生都已經盡力了,如果失敗、做得不夠好,我也會一直指責自己嗎? 有很多時候糾結於溝通上時,是卡在自己內在狀態上。倘若我們能夠清楚,一個人的內在會連動影響他的外在行為與姿態,就可以省去多造成溝通衝突的非必要應對。我若能先回應自己的內在,看見這裡面發生什麼事,當我自己連結自己,再連結他人,溝通就會變得順暢許多。

這是一條由內向外的道路,先釐清了自己,才能面對別人時,也能貼近別人的內在,給予支持的力量。先將自我的內在調整成一致、溫和、協調的心態,才有辦法運用溝通技巧,把他人的困境轉會成為支持的資源,優化對話的品質。

看見一個人的內在

冰山,是維琴尼亞.薩提爾(Virginia Satri)對於人的內在狀態的一種隱喻。薩提爾女士在美國被喻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家族治療心理師之一。她的核心理念以發展全人為目標,他認為一個人在未成年前受到家庭的影響極大,從最原始的家庭三角,父親、母親、孩子,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開始發展,對於孩子的人格養成,不能單單僅看孩子本身的性格特質,而是應該追溯到成年以前家族的影響。她認為「問題的本身不是問題,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」,面對應對才是重要的核心。如果我們了解一個人是如何養成,貼近她人時就更能了解一個人的生命歷程,這絕對是溝通的必要基礎。

薩提爾提出的「冰山理論(Iceberg Theory)」用來隱喻一個人的內在經驗與外在歷程,外在顯露的僅是個人的一小部分,在水平面下看不見的才是人的內在。冰山架構,不但幫助我們了解一個人的豐富內在,也讓我們在對話時有很好的脈絡可以參照。從水平面以下是看不出來的,需要透過對話、核對(validate)才能了解一個人的內在。冰山水平面以下的六個層次,分別為:

1. 感受: 感受區分為「身體感官的感受」、「內在情緒的感受」兩部分。感受是理解一個人的關鍵。書中舉例一道菜可以咀嚼吃出31種味道,來比喻也要仔細品嘗內在感受的31種味道。

2. 感受的感受: 這個層次的感受通常與我們的觀點有關。一個人內在其實夾雜了非常多的情緒,這些情緒有時是身體本能,很多時候則是我們受的教育社會經驗所帶來的。

3. 觀點: 人的觀點是承襲了長久以來的學習、經驗、規範所形成的一種看法,這些看法是我們認知世界的基礎。人們有時很容易在這上面有著固著的想法,講自己綁在某一個世界裡跳脫不出來。

4. 期待: 人的期待通常分為三個面向: (1) 自己對別人的期待 (2) 別人對自己的期待 (3) 自己對自己的期待。很多時候我們與人之間的溝通會因為「期待」無法被滿足而產生挫折,進而在應對時做出不妥當的行為、說出不適合的話語。

5. 渴望: 我們常常以為滿足了期待就會心悅誠服,但實際上不然。在渴望裡,我們想要的是愛、被愛、被認可、被接納、自由、安全、有價值、被關注、獨立等,這些想望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的目標。

6. 自我: 如果說渴望是每個人的追求目標,那麼自我這個層次就是支持一個人繼續生存向前邁進的核心動力。如果能連結到自己的渴望,感受到一份認同、關注與愛,就能跨越原本的期待和觀點,讓內在感受呈現揚升狀態,就可以變得更一致、更和諧,當然與家人的關係就會更融洽。

了解薩提爾冰山架構,就可以妥善利用這個架構來探索一個人的內在,透過提問的方式靠近一個人。我們最終目標是希望能觸及她人的渴望,並讓對方在這個過程體驗自身擁有的力量。

溝通3步驟,確立有效的對話模式

第一步驟 連結自我,以SAGE安定內在

隨這年紀增長,我們的好奇心逐漸被習慣取代了。根據研究顯示,人到了三十五歲,日常生活的反映基本上都由「習慣」來取代。 高達95%的行動都是由「慣性」來主導。一個人習慣的養成基本上會透過思考、實踐、存在三步驟,在大腦與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套固定迴路。習慣帶給我們有效率的好處,但壞處就是我們會屏蔽身體發出的感官訊息,以至於在處理事情時,往往踩到錯誤軌道而不自知。我們通常需要比較細緻的去體驗自己的內在,清楚看到自己在事件裡有哪些情緒,這是我們和自己連結的第一步。

多數人是想藉由學到的溝通工具來改變他人,且鮮少有人會想到自己要先做出改變。因為由內而外的功夫必須做得相當到位,讓自己處在絕佳的「當下」覺知裡,在外在應對時才不至於偏離。找出自己身體的感官與內在情緒變化尤其重要。真正的對話路徑是先從自己開始。

當我們遇到一起事件,會習慣性的直接應對,方式不外乎薩提爾女士提出的討好、指責、超理智和打岔,這四種比較不健康的「應對姿態」。我們似乎很少傾聽內在的聲音。

作者提出SAGE口訣,分別由看見、承認、允許和接納的首字母縮寫組成,是一種「有意識」的覺察方法。我們可以運用 SAGE 練習與自我對話,透過大腦的引導,讓身體與情緒連結。

1. See It(看見情緒)

面對未知的事物,我們都會感到恐懼。情緒也是如此,如果我們沒辦法識別情緒,就很容易被恐懼給支配。我們可以試著為情緒命名,當情緒被辨識出來,它就會從可怕的面孔,化身成Q版的模樣。此階段比起問自己有什麼感覺,你可以準備類似以下的「36種情緒清單」,幫助你直接識別當下的情緒是什麼:

生氣 挫折 焦慮 内疚 無力 失落 難過 沮喪 不安 擔心 無聊 絕望

驚訝 憂鬱 緊張 遺憾 後悔 心疼 恐懼 孤單 悲傷 懊惱 著急 不捨

受傷 害怕 自憐 無助 羞愧 惋惜 煩躁 尷尬 自責 無奈 委屈 慌張

2. Acknowledge It(承認情緒)

透過語言將情緒表達出來,承認自己當下有哪些情緒,例如你可以對自己說:「我承認我有在生氣!」讓身體確實接收到大腦杏仁核發出的警報,前額葉就會同時開始運作。或許你曾經遇過以下這樣的例子: 朋友A:「唉,你生氣了喔?」 朋友B:「我沒有啊?!」 朋友A:「那你怎麼越講越大聲?」 朋友B:「我講話本來就這麼大聲,再講我就要生氣了喔!!!」

明明朋友B就在生氣,但他沒辦法承認自己有在生氣,當被戳到點時,甚至會用更大的聲音來嚇阻朋友A,繼續深入他的內在情緒。

3. Grant It(允許情緒)

突如其來的情緒湧現就像是湍急的河流,我們越是逆行阻擋,就越容易被水流沖走。允許情緒的發生如同順流而行,剛開始在上游水勢可能會比較湍急,但隨著情緒的宣洩與流動,漸漸地它會帶你到平緩的下游,使你恢復到平靜的狀態。在這個階段,經常會因成長背景與過去經驗而卡關。或許有時最好的掌控,便是允許它也有失控的時候,當情緒宣洩完,它就會恢復到原本的狀態。

4. Embrace It(接納、擁抱情緒)

接納就是伸出一雙溫暖的手臂,溫柔地擁抱內在的自己,不會去批判和評價自我。不管浮現哪種情緒,我都能毫無條件的接受,這就是一種愛自己的方法。

冰山對話 SAGE 流程示範(以生氣為例)

(1) 當情緒升起時,伸出左手握拳,看著左手的拳頭告訴自己:「我看見我在生氣。」

(2) 然後看著拳頭說:「我承認我有在生氣。」

(3)接著告訴自己:「我允許自己生氣。」

(4) 最後,用右手包著左手拳頭往胸口內縮,代表我要接納並擁抱這個生氣的情緒。

如果說溝通是一種由內向外的工程,先要在內在整合之後,才發展成合宜的應對,那麼察覺與辨識感受則是內在整合的第一關卡。這種情緒清單能夠幫助自己細細辨識內在的各種發聲,也就是心理學界及佛教界推廣的「正念」基礎功。試著先不要急著在外在回應,嘗試在內在走一條看見到接納的步驟,我們會先取得自己對內的和諧狀態。

第二步驟 修正應對姿態,截長補短

應對姿態是指冰山水平面上的幾種狀態,水面下的暗潮洶湧可能會在水平面上以四種不同的形態來展現,分別為:

1. 討好

討好的人通常把決定權放在別人身上,自己不願做決定,也通常是跪在地上祈求對方能看得見自己,位階比他人矮一截。討好的人表面上看起來是很尊重其他人,但久了之後,被討好的人會覺得煩不勝煩,怎麼這麼一點小事都要問我,相對的,討好的人久了也會覺得委屈,怎麼我都做到這個地步,還不被認同。察覺到自己經常運用討好的姿態及語句時,記得先站起來說話。

2. 指責

指責的人通常將手舉高對著她人批評指正,講話位階比別人高。察覺到自己經常運用指責的話時,記得先把那隻評論的手放下來。

3. 超理智(說道理)

超理智的姿態就是不斷說道理、解釋,在乎的就是達成目標,即便自己受點苦,或部門員工受點委屈,也不是關切重點。關注如何解決問題,而非關注如何靠近一個人。做為主管,除了「指責」很常見,「超理智」幾乎占了應對的大宗。一味用道理壓制,當事人只會感到厭煩、焦躁。察覺自己有超理智特質的人時,可以先從靠近改售開始練習,少一點「解決問題」,多一點「貼近一個人」的想法,透過覺察來微調自己的姿態。

4. 打岔

持有這種姿態的人通常討論起事情不在問題上打轉,老是顧左右而言他,也經常逃避問題,不願溝通。察覺自己是時常打岔的人時,可以先專注當下,在靠近與接納自己內在的發生之後,會開始顯得沉穩,面對問題時也不會想用各種方式逃避。

第三步驟 一致性的應對,「在、表、關」讓彼此更靠近

除了上述四種應對姿態外,薩提爾女士認為比較健康的姿態是一種和諧、體貼、尊重人、平穩、如實的樣貌,這種樣貌的姿態,稱之為「一致性」。一致性首先講求的是內外在一致。當遇到一起事件,內在有了一些衝擊,這些衝擊化成了內在的感受。我們需要先知道這些感受是什麼,怎麼跟這些感受共處。

內外在一致通常是基於我們對自己的誠實。真正的溝通必須建立在關係中的信任,而建立信任的基石有幾項原則: 誠實、同理心、自主性與回映(reflect,又稱反思)。如實感受身體的感受,全然接納當下便是與自己誠實的連結,這也就是內外達到一致,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訓練自己在外在應對上達到一致性的溝通。

一致性的表達需要兼顧三要素: 在乎情境、表達自我、關照他人。

(1) 在乎情境,產生意念,確立對話目標

在乎情境是只在乎彼此共同的目標、意向和大方向脈絡。

(2) 表達自我,說出內在的感受、觀點與期待

(3)關照他人,留意、同理對方感受

「在、表、關」讓彼此更靠近。湯姆克魯斯(Tom Cruise)在電影「征服情海(Jerry Maguire)」裡的台詞: 「Help me help you(請幫助我,讓我幫助你)」。

對話二訣竅,說出想要的目標,創造有力量的談話

第一訣竅、從感受開門

  1. 積極傾聽,帶來療癒效果

人與人溝通首要就是懂得如何傾聽。我們許多時候忘了傾聽他人,反倒急著幫對方找答案,根本無助於溝通。藉由傾聽才有可能讓進行敘事,敘事可以帶來療癒效果,「敘事治療」認為人往往會因為一起事件糾纏於心久久無法釋懷,只有透過講述自己的故事,讓生命力在故事裡流動,才能疏通內在積淤。

2. 核對與回映(reflect: 反思),同理對方感受

核對是在避免會錯意,而回映是指對話時多聽取對方發出來的訊息,在大腦裡經過一番咀嚼與統整,最後再將訊息返回當事人,重複敘述自己的認知是否與對方表達的相符。核對與回映是讓我們可以站在同一個平台對話。

3. 好奇提問,開啟內在覺知

如果說靠近自我內在是對化的開始,貼近他人是終點,那麼好奇的提問就是媒介了。所謂好奇是針對一個人生命力的本質而來,目的是為了更了解一個人發生了什麼事,這件事對他內在有什麼衝擊,這個衝擊是否牴觸他的觀點或期待,他在衝擊後做了那些決定,困難與掙扎在哪裡。

可以利用以下幾種表達好奇的方式:

(1) 回映與共頻: 共頻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感受他的感受。

(2) 對當事人的衝擊與影響。

(3) 對非語言訊息的好奇

(4) 現在與過去的關聯

(5) 未來的決定

從「感受」走進一個人的內在冰山是我們常說的「開門」。很多人在初學對話時,不知從哪裡進入一個人的冰山,建議可以試試從「感受」入手,不過探索感受時,很多人對於感受並不那麼熟悉,如果選擇開放式問句: 「你的感覺是甚麼?」,很多人會回答「我沒甚麼感覺」或「我不知道」。在實務上,開放問句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緒,不知如何回答,所以可以適度運用封閉式的提問,例如: 「當時你知道郵件裡還包含了客戶,你會感到震驚、害怕還是慌張嗎?」

4. 善用回溯工具,探索思維走向

人的應對姿態形成其實與過去的經驗有關。 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對話,我們可以經常使用「回溯」這個工具,幫助我們更了解一個人的思維走向,也可以知道一個人現在的想法是怎麼來的。理解一個人的過去經驗與歷史軌跡,我們就能和他更靠近一點, 剩下的就是怎麼在豐富的資源慢慢關上原本打開的那扇門。

第二訣竅 以渴望關門

冰山的渴望層次,大抵是愛人的能力、被愛、被關注、被認同、被接納、自由、安全、歸屬感、有價值、獨立的。當我們與人對話時或溝通時,如果說要有一個目標,那麼渴望層次裡的這些元素就是我們要邁進的方向。渴望的元素通常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。

從自我到團隊共好的溝通 — 誠信為本,勾勒共同藍圖

1. 積極面對「人」,而非「問題」

2. 走入對話細節

3. 多點觀察,少點評論

4. 聚焦正向,看見歷程

5. 以成長型思維取代固定型思維

6. 刺激與回應間留白

7. 對團隊傳遞誠信訊息

教育的真諦不在發現孩子錯誤之處,而是賞識他們做對的地方。華人喜歡用「減分」的作法,西方人喜歡用「加分」做法。「永遠還有進步空間」是不是也存在於你的思維裡? 有沒有想過這個觀點是從哪裡來?人的觀點一旦成形,對於很多事物就會直接下評論,很難用一個客觀的角度去綜觀全局。

如果你看到同事在時間內完成了你交辦的工作,不要只是稱讚「太棒了」,可以試著問他「你這一次準時完稱工作耶,你做了不一樣的準備嗎?」,不要只從「結果」而應從「過程」來思維,應該是一個比較能夠地深入對談。

我們可以練習先不要對任何事做出自己的評斷,先嘗試這麼做:

(1)傾聽對方講述一個完整的事件。

(2)核對事件發生的關鍵點。

(3)透過鏡頭聚焦,看見當事人在事件裡的行為、感受、觀點和期待。

(4)勾勒出歷程裡的轉折點,發展當事人在歷程裡投入的過程。

(5)回饋過程裡的資源給當事人,讓對方看見自己的正向。

連結渴望,跨越籓籬 - 連結渴望,觸及生命價值與意義

  1. 設立界線並搬好台階

學習對話不代表我們失去了自己的界線,失去界線的溝通往往為自己埋下更難以收拾的後果。守住界線的溝通步驟包括:

(1) 傾聽對方的需求,先別急著把自己的界線畫出來。

(2) 探索對方若是無法滿足期待,他會有甚麼感受。

(3) 站在對方立場,同理他的處境。

(4) 提出自己的界線,並且詢問對方是否會為難。

(5) 針對界線,與對方站再一起共同討論最好的解決方案。

劃清界線的同時,也請搬好台階讓人下台。

2. 發掘正向資源,導引自我負責並下決定

當遇到和既有觀點相牴觸的事件時,發掘正向資源就會變得比較困難。薩提爾女士有一個信念,她認為每個人最終的目的是要提升自我價值、賦予個人能力,為自己做出選擇及負責、一致性的溝通。

對話有時候為甚麼這麼困難,那是因為當類似情境出現時,完全顛覆你的觀點,你根本無法認同時,又怎麼能陪伴當事人,還要進一步發掘她的正向資源呢? 遇到這樣的情況,可以做的路徑是:

(1) 先回應自己的內在。

(2) 不及於評價並解描述客觀事實。

(3) 核對當事人的目標與困境。

(4) 進入細節找出這個過程中當事人的正向資源。

(5) 帶領當事人看見自己的正向,並解自我負責與決定。

3. 給予自由,讓生命能量自在運行

薩提爾女士的冰山架構哩,渴望的層次裡有一個重要的元素是「自由」。她提到了「五種自由」,在這五種自由的情境下,生命的能量也將可以自在的運行:

(1) 我是否可以自由的看和聽,而不是別人告訴我該如何看、如何聽?

(2)我是否可以自由的說出感覺與想法,而不是別人告訴我該如何感覺、如何想?

(3)我是否可以自由的感覺內在感受,而不是別人告訴我該如何感受?

(4)我是否可以自由的嚮往,而不是別人告訴我該要甚麼?

(5)我是否可以自由的冒險,而不是聽別人叫我選擇他們認為安全的道路?

自由是人類的重要渴望,心智上的自由又遠比行動上的自由來得更超然。人一旦擁有自由也同時會擁有力量。有了力量就更能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。接納不同觀點帶來的衝擊,允許他人擁有自由的權利,我們就可以自在的探索對方,給予必要的支持力量。

4. 時時刻刻回應與檢測內在,跳脫既有慣性

信念在薩提爾模式裡稱之為觀點(Perception),它並非新學習來的 view point 或是新發現的 perspective ,雖然後兩者的中文翻譯都叫做觀點,但是 perception 一詞更多指的是潛藏在潛意識裡的一種感覺,它的來源之一是藏在我們DNA裡刻印的密碼,另一個來源則是會依附著大腦裡的設定來運行,久而久之這樣的動作就內化成一種記憶、一種習慣。

一旦知道自己有慣性,覺知就會進來,就可以時時察覺自己是否落入慣性裡。在對話時要視察覺到對方可能落入慣性哩,我們可以怎麼做?

(1) 保持自身穩定與平衡姿態

(2) 信任對方說的答案,但可以保持好奇

(3) 以提問的方式,核對對方的觀點

(4) 觀察語言當中透露出來的關鍵字,並且觀察非語言訊息(身體姿態、眼神、語調、姿體動作等)

(5) 事實重複對方語句,確認目標。

(6) 請對方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。

結論: 生命自會找到出路

生命的獨特在於,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的方式,奏出自己的路。學習對話只是幫助我們能夠貼近一個人,但最終生命道路的決定權還是在每個人,也請相信對方會找到自己的出路。我們不需要成為別人的拯救者,我們只要成為那個溫暖無形的雙手,給予關愛與背後溫暖的力量就足矣。

--

--

Vincent Chen-WS

喜歡閱讀科普、心理、網路治理、哲學宗教等書籍